close

  不要再將音樂當成可有可無的,然後把孩子丟進任何一個教育系統裡,期待他們會成為音樂家,或是以為這樣已經算是給過孩子機會.

  在孩子講第一句話之前,你已經講過多少話給孩子聽?所以在孩子對音樂有良好回應之前,家長需要灌注多少音樂的美妙種子進去?音樂還不只是發出聲音就好,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我們還學習發出聲音的方法,怎樣最美好最適合哪一首曲子,讓孩子習得那種彈性與變化,無疑是人類文化與藝術的高度展現.在孩子能表現出對音色的控制之前,我們又需要灌輸多少好的音樂進去,才有可能出現?

  我認為學前教育團體課程都很好,可以考慮你接送陪伴的方便性,以及學費的考慮,幫孩子選擇任何一個教育系統.當然師資品質也會有良莠不齊的可能,你可以相信你的直覺,試上一兩節課,問問自己你的孩子會不會覺得有趣?一堂課應該分成很多5-10分鐘的各種活動,有時靜有時動,並且應該包含大量的唱和聽,以及把唱和聽組合在一起的遊戲.陪伴孩子去上課,你也應該覺得有趣,那這個課程孩子一定也會喜歡.

  3歲半之前,孩子真正參與樂器演奏的可能性比較低(節奏樂器和唱歌可以),但是我極力建議,孩子的生活環境要可以大量的聆聽,0歲起甚至在懷孕期就可以給孩子聽音樂.至於聽什麼,很簡單思考,愈難接受的音樂要愈早聽,比如管絃樂.重奏或是獨奏樂曲應該隨時都在府上的CD播放機中傳出聲音,另外就是民謠和兒歌,稍微注意一下唱的人的音準,我發現有的錄音還是太隨便了.流行音樂接受度很高,可以晚一點再接觸,甚至不需特地安排孩子接觸流行音樂,因為等孩子上學後,他自己以走離開你的臂彎之後,他在任何場合幾乎都能聽得到(唉),所以不用製造環境.另外也要注意一下歌詞的內容,如果我看到一個三歲的孩子在大唱什麼情呀愛的,愛得死去活來的歌詞,我都會很心痛....

  3歲半以後就可以慢慢加入簡單的彈奏和讀譜的遊戲了,這期間還是要保持大量的聆聽,注意你自己流露的態度,如果你只是幫孩子把音樂放下去,然後就閃了,孩子會覺得你是把苦差事丟給他,你自己去享福了.如果那個東西真的很好,你應該也會很想聽呀!

  4-6歲就可以建立--會讀的音會唱,會唱的音會彈,會彈的音會聽--這樣的循環,可以把所有的感官結合在一起,這種能力當然也是音樂家必備的.不用太在意如果孩子在一堂課中,沒有達成目標的話.通常課程會是螺旋形的,一邊複習舊的一邊介紹新的.觀察孩子再下一次遇到同樣東西的時候,有沒有進步一點.如果還是不了解,那就表示需要增加在家裡複習的強度,是聽的不夠還是彈的不夠,學齡前的任何學習,都應該要帶進家庭裡,才能展現最大的學習效果.所以不要回家就把書包丟進衣櫥裡,直到下周上課才拿出來.可以把課本當成故事書複習,可以播放CD在家裡玩遊戲,可以用磁鐵板排出課本上的音符,排對了就可以多唸一個晚安故事......

  個性安定的孩子,大班可能就可以增加個別的樂器課程,不然到了國小一年級,大約都一定可以了.早和晚差別並沒有非常大,所以不必強迫孩子,讓他在團體班久一點,把很多音樂的基本能力,學到骨子裡去,還是很棒的.

  個別課的支持方法,稍微有些不同,不過大部分都是學齡開始,就不在本文的範圍內,我慢慢再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音樂真的是棒到不行的藝術,範圍之寬廣,風格之豐富,我想給孩子的就是這種美好,我希望在他將來人生路途上,遇到任何壓力和不順的時候,他能從音樂中獲得滋養,找到一個抒發的管道.所以我非常注意他學習音樂的時候的心情,我希望為他種下的是快樂的種子,我希望他想到音樂的時候,就聯想到一種快樂和爸爸媽媽給他的愛與支持.至於他要不要走音樂專業的道路,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是我應該給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紀客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