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Q84之後村上春樹長訪談這本書我一直珍貴的保留到,我完全讀完了村上春樹的中長篇小說最後一部1Q84之後,才拆封開始閱讀。


無疑地,我對村上春樹這個人,從今年的11月起,產生了極大極大的興趣。

那時一口氣買了他好多的書,在那時候網路購書的活動,贈送了這一本1Q84之後村上春樹長訪談


大約在大學時代,我就讀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那絕對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小說。

打心裡喜歡得不得了的那一種。

像是惡童三部曲那樣的作品,我一直都非常有興趣。

換句話說,我其實對介在寫實和幻想甚至異世界的作品,有高度的喜愛。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頗有把賽斯書當成小說在看的緣故(笑)。

應該也在大學時代,讀了一些1973年的彈珠玩具,總之我記得那個蚯蚓的腦漿的形容,非常深刻。


可是為什麼時至去年,我才從11月中開始,發了瘋似地讀了幾百萬字,村上大叔的文字,我也有點納悶。

可見有些事情,還是有莫名的緣份這種成份主導著。


回想起來,我自從會讀字以來,好像沒有停過任何一種形式的閱讀過。

國小一年級就開始讀小說的我(因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迫不得已,讀著哥哥姊姊的書籍的關係),從來不怕閱讀滿滿都是字的東西。

尤其上了國小,書箱裡的書都是圖畫字很少的時候,我實在是意態闌珊,有時老師讓我們讀那些書本,我都寧願畫我的漫畫,打我的毛線。


到底為什麼大學讀了一些村上的書,居然會停下來呢?現在是很想不起來。

但是如果查照我的成長足跡看來的話,很可能是忙著談戀愛 :P


當然我絕不是談戀愛就不看書的那種人,我是去哪裡都會帶一本書的那種人,除非絕對知道不可能會有機會讀,才有可能不帶。

那麼我想是因為音樂的關係。


大學三升四的暑假,決定轉攻音樂研究所開始,每天閱讀音樂的書籍:Harmony and Voice Leading, Counterpoint, Post Tonal Theory......這些書籍,首先佔據了我的閱讀時光。

另外忙著作曲和練琴等等,當然都是非常花時間的東西,閒書可看的機會就變少了。


上研究所之後,每週幾乎每門課都有上百頁原文書籍,需要閱讀然後在課堂上討論,所以那段日子的閒書也少。

倒是因為阿毛的推薦,讀了一些劇本之類的,滿不錯的體驗。

總體上來說,我和阿毛有種互相幫忙看書的感覺。

那個年代,我們幾乎每天講電話,交待彼此的各種行程和閱讀,我們討論內容,我們互相分享,這種習慣好像到今天也是一樣,不過因為各自有家,不容易做到像以前那樣徹底。

我和她,其中不知道誰生錯了性別,總覺得我們才應該是一對咩~~哈!


畢業結了婚,雖說我上大學開始,就算是半工半讀的,半腳踏入社會狀態。但真的傾身進入社會這個領域的時候,也就是沒有學生身份的掩護的時候,我就開始讀一大堆心靈書籍。

頗奇怪!我想我和所謂的「社會」,就是有那麼些水土不服的地方。

像是我的道德觀念啦!待人處世啦!或是我的人際關係等等,好像都與周遭環境有著必然的相消性干涉。如果「我」這個存在想要多社會化一點,「我」的天然個性就開始損失;如果我退回自己的圈子一點,我與社會就脫節一些。


總之,這種奇怪的無法共振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孤僻』啦(我哥一定會這樣說),讓我對精神上探索的書籍產生極大興趣。

寫作就從這個時期開始,漸漸在部落格上,有一篇沒一篇的行著文。


我終於不再出門作人家的辛勞,專心的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後,好像,就到了一個比較合乎「我」的環境裡了!

當然,愈來愈孤僻的現象也就愈發明顯。


我依然狂讀著心靈類書籍,生孩子之後是教養類書籍,另外就是一堆筆記成功術 (XD,至今還是很愛讀這種)。

因此將近十年,小說的閱讀非常非常有限。


我寫過很多次,我怕讀小說的原因,是因為我是個非常容易過份投入的上癮型人格。

一讀起小說來,那簡直沒完沒了,不讀到完手不肯放下來。

為了怕影響生活或是情緒,我有一陣子很排斥讀小說。

簡單說,那時候我都在玩兒子,整整玩了八年。


長期寫部落格,養成了一種習慣,每天如果沒有按下『發表新文章』的按鈕,然後寫下幾千字的話,那天的日子就不踏實。

剛開始大約是2000字,最近則是6000字,沒超過不行,腦漿會倂裂。


講這些跟讀這本書有什麼關係呢?我鋪梗是不是太冗長 XD

希望朋友們不會這樣想,畢竟這篇文章,大體上來說,是對自己的一種觀察,到並不是怎樣的創作。


這本專訪的書裡,村上大叔針對他的寫作和生活回答記者的問題,所以間接地,回答了我,有關寫作的一些疑問。

我的疑問很多噢!

像是每天的什麼時候寫?每年的什麼時候寫?在書桌寫還是沙發寫?在圖書館查資料還是網路查?寫的時候有沒有聽音樂?有沒有喝咖啡?

寫到一半肚子會餓嗎?如果餓了會自己去做菜嗎?做些什麼菜?

每天寫多久?用筆寫?用電腦寫?

不是還去跑步嗎?寫完跑還是跑完寫?跑多久?

不是還去大學客座嗎?一邊寫一邊教?教什麼?教的時候不寫嗎?

喜歡聽音樂對吧!什麼時候聽哪一種音樂?

寫故事的時候,是把故事整個攤開之後,再勞動身體寫出來(我討厭的方法)?還是一邊寫,一邊故事會自己要求被寫出來(^^這樣比較喜歡)?


他自己對他自己的哪一個作品,各有什麼感覺?

寫了超過三十年,是怎樣的境界?


總之,像這樣的問題,我滿腦子都是。

真的很開心有這本書的出版,幫助我了解許許多多有關於村上怎樣寫書的事情。


當然不是說,我就要過他那樣的日子,就算我行,寫出來的東西,也不保證行啊!

不過這些相關的疑問,獲得某種程度的解答的時候,心裡真的是很舒服。

我也不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八卦心作祟嗎?

假如是八卦心的話,可能我會想問:你每次都說自己一個人怎樣怎樣自己一個人幹嘛幹嘛,請問你跟你太太是像你書裡寫的那樣,兩人一起躺在床上,但就還是自己一個人的感覺嗎?

說實在的,這種問題,也很希望知道答案 XD,非常!


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這種書,對作者的問題好像就會少一點,很可能我覺得他全都自己寫出來了,塞到一天根本讀不了幾頁。

不要說祖宗八代,就是他把他的心思怎樣轉,類似從一早有神無神開始(他是從入睡開始講啦),任何一瞬間意識心所設略到的所有思緒,都寫出來。然後再交錯他的潛意識心的不知道什麼東西,澆灌在上面。

資訊量大到我的腦子『嘎嘎嘎』發出齒輪卡住的慘叫,才讀了三行,剛剛發生的事情和內容已然不知道,必須倒回去重讀。

大概看了幾頁,就非常的疲勞。

這時候,腦子就太忙了,根本想不出來有什麼問題想問普魯斯特,大概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你是拿著錄音機錄你的腦漿回音寫的文章嗎?」這樣的問題。


又或是哈利波特好了,我也沒那麼多問題問JK蘿琳,我大概可以想像她怎麼做的。

她有一本或幾本筆記本,紀錄下一些魔法世界的設定,當然還有很多在腦子裡的。

一邊寫故事一邊把新的設定加入筆記本裡。

她寫作的架構說大很大,說不大也不大。

絕對是有創意的,但絕對是有瑕疵的(沒有瑕疵的東西,大概也不會存在)。

總之,在這個層面,我對她沒有疑問。

或許我尖銳的說一句:「故事很有趣,文筆很輕鬆,但缺乏了會想讓我再讀一遍的那種深度」

雖然我這樣說,我可是一本都沒少買喔!蘿琳小姐!中英文的還包括英文朗讀CD唷!所以以一個作者來說,相當出色而成功,絕對沒話說。

但我對她沒有什麼疑問。


對村上大叔,就充滿各式各樣的疑問,連他中餐吃什麼,晚上幾點睡覺,睡得好不好,都非常好奇。

我心裡也不見得對大叔的作品,會歸類成『文學巨著』那樣,雖然我也不曉得怎樣會叫作文學巨著啦!

但是這個人的一種奇妙感,卻這樣透過他的文字傳過來。

尤其知道他每天跑步之後,更是對他充滿好奇。


當然,我也只不過是好奇到,希望閱讀到有關這些問題的答案罷了!並不是想嫁給他或是跟他近身搏擊、交叉詰問那樣。

假如我真的有一天遇到他,我大概也只會說:「我很喜歡你的作品」這一句而已,一字不會多,一字不會少。噢!臉上會有大大的友善的粉絲級的微笑,大概一定會有。


這本書,就是給了我很多這方面的資訊,我又想劃線寫筆記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慕紀客蓓 的頭像
    慕紀客蓓

    慕紀客蓓如是說

    慕紀客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