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終於看完了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寫了一些想法,在這裡

 

我沒有買電影書封的版本,心裡還是想把這本書和它的「電影」分開,因為雖然是茱莉亞演LizFelipe也很帥,但看電影時,卻有那種難以被打動的感覺。

Scan_Pic0098_1.jpg  

 

既然這樣,為什麼又要買這本書呢?好像明明在市場試吃了水果,不甜又沒味道,卻仍然買回家來,想著也許吃一吃會變好吃?

 

很難解釋的一種心情,我的確不喜歡這部電影,但卻仍然覺得「這部電影想說的事情比真的演出來的多」。就為了這個『多』字,讓我買下這本書。

 

讀完後,我想,我最愛的是第三部,然後是第二部,也就是說,這本書有點倒吃甘蔗的感覺,起碼對我來說。

 

讀這本書,我要求自己盡量不查生字(哈哈,懶人的藉口),但有些很重要的我還是查了一下,要不然讀起來不踏實。

我為什麼要求自己不查生字呢?是因為當時我想趕快讀完,我要開始讀「少年Pi」,而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少年Pi 的每一個生字都要查。(真是有病)

 

以下暴雷

 

 

第一部是我最不認同,也最不被感動的部份。冗長的描述她的心情,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線索了解那種心情的來源。就如同我說過的──「那裡有個黑洞」。

到了義大利之後,事情漸漸有了些起色,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讓視野變得繽紛起來。

我也喜歡看她描寫各種風土人情、食物的細節。

寫作社的Melody的女兒,說這部書叫做『飯禱愛』,第一部這個「飯」的部份,其實並不能算是故事的軸心,但無所謂,我喜歡這些。

至於她到底是有憂鬱症,或是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她的婚姻裡發生了什麼事,到底她丈夫怎樣不適合她,她選擇不講,像是保有一些隱私,或是純粹任性不願繼續負責一個婚姻裡的種種,尤其當初她也並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契約所引來擔子是什麼,只是跟隨著一般人的認知,結婚、在郊區有房子(儘管要沈重的貸款)、佈置新屋(好像展示什麼品味一樣)、最後當然就開始被期待生子,而這是她願意負責的底線,她不想要孩子。

沒人規定誰一定要有孩子,應該說來,不會有那種沒有任何人願意生,因為避孕導致人類滅絕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必太擔心。

但她已經被放在那個「應該要生孩子」的位置了,如果她不離開那個位置,那些事情就會開始發生在她身上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她把所有能給的東西都給她前夫,包括她正在寫的書的電影版權,都分給他,終於九個月的離婚談判底定。

在義大利的她,嗯……有點行屍走肉的味道,雖然表面看起來會吃會喝,學義大利文,吃義大利美食,但是個空空的身體,裡面如果有東西,大概就是疑問和悲傷罷了。

 

第二部,到了印度。

我開始比較喜歡這個故事了。

她在印度的宗教聚會所,學習修行。

學習怎樣禱告,吟唱印度祈禱聖詠以及咒語。

我蠻喜歡她在這個過程裡的蛻變,漸漸放下一些什麼。

我也對印度宗教和佛教的某些修行方法有興趣,並且對喜歡思考那些僧侶大師們的智慧所提供的不同視角。

我經常是因為她說明了這些事物,才有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而不是對她本身,哈!

 

第三部,是我的最愛

裡面有愛情故事,當然啦!這是一定要的。

但我最被感動的,卻是Ketut有關天堂與地獄的一席話。

我去過峇里島,但只是幾天,當然無法有機會這樣親近一位代表峇里島文化傳統的一位藥師以及祭師。

Wayan的醫術很棒,提到Men’s Banana篇章,裡面有和米蘭昆德拉同樣的情節,不孕的夫妻,有一半的可能是男性不孕,而醫治的方法(在丈夫不能接受其實是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就是給妻子其他人的Banana Water

但提到Wayan買房子的事情,我看電影的時候,就不喜歡Liz叫她的朋友捐助,幫Wayan買房的事情,讀了文章,比較能夠理解峇里島文化,因此能理解Liz這樣做的動機。但與此同時,Wayan推託而沒有馬上善用那筆錢的事情,又讓我難過起來。Liz不會處理這種問題,最終還是Felipe的建議,才讓事情有了好的結局。

我也很喜歡Felipe的成熟,但又有足夠的巴西熱情,能滿足我這個大嬸需要的浪漫情懷。XD

 

終於看完了,我接下來要看哪一本呢?

arrow
arrow

    慕紀客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