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u在泰國期間,搬了好幾個地方,就為了想要看看不同的風格的住宅。
我卻連一次都不想搬。
其實四樓的寬敞清爽,我們非常喜歡,根本已經有點習慣了。
回到三樓這邊,便覺得擁擠雜亂。
但如果我把這裡的東西搬過去,那麼那邊不就也擠了亂了?
我傻傻的,作不了決定,想省錢不找搬家公司搬,也是因為需要時間去感覺兩邊的陳設怎樣調整。
但這樣每天搬一點點,好像也太漫不經心了。
我沒有我想像中那樣能幹。
尤其我現在不太喜歡把自己的時間感抓得那樣緊張,我不想整天急躁,我居然在還沒四十歲,就進入一種很閒散的生活風格裡。
我學著減低物慾,學著放掉一些事情,我也想學Phyllis給他的家很簡潔的面貌,我想我做不到她能的那樣美麗,但簡潔總可學習吧!
我頗覺得過去11年在三樓的為所欲為,是為了進一步學習的一個台階。
我恣意地讓自己的家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也許因為我身材不好,我不太買衣服,也許我不喜歡打扮自己,我也不買保養品和化妝品,但我把心思全花在買書上面,而書是種又重又占地方的東西,既割捨不下搬起來又曠日廢時。
這次必須選擇清楚,那些東西需要跟著我的人生,到另一層樓去?哪些東西,我可以直接把它清理掉,不需要再占有我生命中的一席之地?
每件東西都要選擇。
有的如果放著它是好的也很可愛的,但是要我帶走,我覺得很懶,四樓也沒有地方展示這些。
有的我平常不常用的,一說要搬我卻不猶豫,第一個裝箱。
我的生活就在這些箱子裡嗎?
我帶走的和留下的,又是我生命裡的甚麼東西?
我曾想過把教室留在三樓,但那其他沒有人住的房間,是不是太浪費?
假如要擴建成教室,我又有這樣的打算嗎?我有這樣的財力嗎?我又有這樣的企圖心嗎?
我一向與土地很親,我不喜歡搬來搬去的,甚至總是和家人需要有一定的連結,既使我從各方面看來都孤僻的很,我卻還是不太有流浪的血液。當然,只隔一條街,算不上甚麼流浪啦!
要跟著我搬到四樓去的,我下個十年或十一年要用的東西們,你們都知道了嗎?我們要搬過去囉!
唉!要學著不必去找自己已經放棄的東西,學著好好管理自己有的東西,假如擁有一大堆找不到的東西,那跟沒有還是一樣的。
我們要去四樓住了,可愛溫暖的三樓,從現在起我們開始道別,直到農曆年前,我們便正式的分開了。
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請讓我們學習分離,習慣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