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一段落摘譯自
Berger, M., Guide to Chember Music - A Listener's Guide, NY: Anchor Books, 1985
舒伯特14歲就為他家族組成的弦樂四重奏寫作, 小提琴由兩位兄弟擔任, 舒伯特自己擔任中提琴手, 父親則是大提琴手。1824年初,這樣的作品已經完成12首,不過只在家裡演出。但那時因為他的歌劇不如預期受歡迎,又受到Ignaz Schuppanzigh專業的弦樂四重奏演出所鼓舞,舒伯特重新再開始創作這個弦樂四重奏編制的作品,這次寫作的A小調弦樂四重奏,是他第一次真正成熟的並且是公開的弦樂四重奏作品。
他在1824年2月到3月期間開始寫作這首作品,之前大約兩年的時間,他都在醫院接受性病的治療。在他完成這首作品之後,他寫信給他的朋友Leopold Kupelwieser說:我覺得我自己是這世上最不幸的,最悲慘的人。想到這個人的健康再也不能好起來,他絕望地接受無法好轉的事實,想像一個人,他美好的夢想都化為零,對他來說,愛的幸福和友誼提供的只有急遽的苦痛。他追求美好(Beautiful)的熱情(至少,令人鼓舞的),被失望所威脅著,那麼問問你自己,他是不是最悲慘而不幸的人? 這封信裡表現的某些動盪不安 絕望和沮喪,的確反映在這首心痛般美麗的弦樂四重奏裡。
四個樂章都和其他音樂有些關聯性。一開始的第二小提琴流暢的伴奏部分,和1814年舒伯特的歌 Gretchen am Spinnrade。他給Leopold Kupelwieser信中的兩行字句,引用自己的歌的歌詞,應是直接的參考:我的平靜全都消失了,我的心是如此沉重,我永遠都再也找不到它。小提琴若有所思且幾乎是絕望的歌唱著主要的主題,剛開始在小調,後來轉到稍微有些希望的大調上。一個激動的過渡樂段引領到由第二小提琴介紹的第二主題上,和開頭一樣憂鬱的個性。
舒伯特在發展部處理了好幾個呈示部的素材。
再現部是以一種典型的手法處理第一主題和過渡樂段,不過有稍省略,但他將帶回第二主題在大調上呈現,給了他一種稍微愉快的個性。
但尾聲又回到小調,形成一個悲傷的結尾。
(第二~四樂章略。)
A小調弦樂四重奏題獻給Ignaz Schuppanzigh,也由Schuppanzigh弦樂四重奏團在1824年3月14日於維也納首演。九月出版。這是舒伯特生前唯一出版的室內樂作品。
---------------------------------------
西方音樂發展史(Stolba, K. M.,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 A History, Iowa: Brown & Benchmark, 1990) 說到舒伯特的貢獻(p.473),他在藝術歌曲上面的創新,讓音樂跟歌詞同步,使得音樂本身成為詩的翻譯,晚期使用的和聲和調性效果也很驚人。
不過他的音樂在音樂史上的發展貢獻不多,因為他死前出版過的作品很少,死後二三十年都未受重視,大約1860年代他的音樂大量被出版時,他所使用的轉調手法,調性上的創新,在當時都已成為慣常的音樂語言了。
在舒伯特音樂的概述裡提到(p. 469),舒伯特從很多觀點來看,是個古典樂派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是寫給極具天份的表演者或是樂團演出的(就是說有難度)。他沒有寫作標題音樂:只有一首器樂曲有個名字(第四號交響曲:悲劇 (Tragic) ),而他沒有留下隻字片語說明這件事情。他使用古典音樂的形式結構,有時調整一下,但沒有很大的變動。有時他會將奏鳴曲式的再現部在下屬調上開始,而Great C-Major交響曲的再現部則在降E大調上開始。
舒伯特通常沒有長段的對位寫作,除了在他的彌撒曲中有用一些。
舒伯特作品技巧特色整理如下:
1. 用齊奏或是八度重複呈現開始的材料
2. 在發展段落使用開頭的材料來變化,但再再現部則會省略一些
3. 結尾處會引用開始的材料,無論是作為尾聲的開頭,或是直接成為結論的陳述
4. 器樂作品的第一主題或是歌的第一樂句都會陳述兩次,第二次可能會稍微修改
5. 預示一個段落或是樂章在終止式的動機裡,然後馬上接下去那個新的段落或樂章
6. 準備好聆聽將轉調去的新調性,但突然轉去其它的調
7. 用三度音的移動完成轉調,或是用拿波里和弦的進行
8. 突然轉去第二主題的調性,但是通常很小心仔細準備再現的調性
9. 用大小調的來回震盪助長調性的模糊性,或是同時使用兩個不同調的音作為延長音(pedal)
10.把震音(trill)的音寫出來而沒有用符號
許多這些特性都在未完成交響曲裡出現。
舒伯特的轉調手法不能被過度強調,有時候他轉得非常擴充而複雜,有時候他們非常傳統,偶爾轉調非常突然,只用一個外來音,或是用一個長的休止符,或一個跳進,進入了新調。
當調性模進被預期時,他通常會很冒險,然後非常有想像力的使用和聲,在這一點上,他就非常浪漫樂派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