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很注意,不讓兒子擁有3C產品,有機會使用,一天必不超過半小時,而且是在我眼界底下,不會讓他拿太近、不會讓他點進不良網頁、也不讓他申請社群網站帳號......

這次把他偶爾使用的手機門號轉至我所屬的電信公司(他有一支陽春非智慧型的耐用Nokia,偶爾他自己出門沒有父母陪同的時候,會讓他帶),攜門號有個優惠,500元即可有一支智慧型手機,想到超耐用的Nokia舊手機,將近十年的使用期,最近待機時間已剩不到一天,我後來就決定買了新手機。


當然,雖然這支新手機是給兒子的,但他依舊只有偶爾要出門才會讓他帶,而且在電信業者端,我就已經關掉3G網路,所以他只能在家裡或特定地點wifi上網。

第一次拿到新手機,兒子非常喜悅,會想設定自己的使用環境,沒事就把app移來移去。

我知道不可能永遠禁止他接觸這些東西,但我花很多精力跟他溝通,他什麼時候可以使用,以及他事實上平時根本沒有需要使用的原委,兒子也能了解。
所以,他出門回家以後,手機就自己還給我,我跟他說過我會把密碼改掉,讓他周間不能偷玩,要給他用的時候,就會解鎖給他。

我們家的電腦和平板都有密碼,兒子要用必須問,有正當使用的理由,我們會把密碼解開讓他用,或協助他搜尋資料,用完就必須停止,不能隨便亂玩。
我知道對很多家庭來說,我們管理得是比較嚴厲,但孩子心裡雖然想要,卻仍能理解我們的用意,因此他從沒有為這件事情生氣(或說還沒有XD)。而且他想要用的時候,就會跟我們溝通。哪怕他只是想要上網聽歌,在每天把事情做完以後仍有空閒,我們也會同意。

以下我整理出我們家的使用規則給大家參考:
1.電視、電腦、平板、手機等『螢幕』活動,只有在功課做完,兩種琴也都練完之後,還沒到十點的睡覺時間,才能使用半小時。
2.使用3C產品,不得下載任何未經父母同意的程式或遊戲,免費也不行。
3.不得申請社群網路帳號,有需要詢問同學功課,請用電話聯絡,不需打字浪費時間。

新興時代,社群網頁或許是成年人很重要的社交媒介,但說實在,在小五的生活裡,並不真的需要那樣的社交方式。

看看身邊在青少年時期擁有帳號的孩子,經常上傳的都是無意義的哼哼哈哈,連語意都不能清楚表達,甚至也不屑表達。更有口出穢言,好像不用髒字就無法形容自己或自己的環境一樣。

所以我和外子一致認為,還沒有辦法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年齡,不適合擁有公開的帳號,也不適合隨意公開發表言論。

 

管理孩子這方面的行為,我也不是沒有心理上的反省和衝擊。

首先是面臨『其他人都有,但我沒有』的心情:

孩子有時候會問,誰誰誰下課可以去打電動,他爸媽都會給他零用錢,或誰誰誰下課可以去吃麥當勞......當然也會提到,誰誰誰有智慧手機云云。

我知道壓抑孩子『想望』的心情,很可能最後會造成不能控制的爆發行為,因此我不會用高壓的態度跟他溝通這些話題。我會講、慢慢講、慢慢分析這些行為的好壞,用故事舉例,也讓他講、讓他說明他的看法。起碼到目前為止,我都還能夠說服他。

 

其次是我自己有種擔憂,光纖時代,限制孩子接觸這些科技產品,會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但權衡過孩子目前的生活型態,為了保護他的眼睛和心智,以及他目前選擇的學習重心來說,他真的並不需要那些東西。

因此那些3C產品,對他來說是屬於『娛樂』的項目,娛樂當然也是生活中的重點,只是比例分配的問題。

閱讀閒書、運動、組合積木或模型玩具......通通都是他的娛樂,所以不應該剝奪他其他娛樂的所有時間,不是嗎?

但若他真的想學程式設計,或是機器人設計,我們很願意讓他去參與相關的有趣課程,以這樣的目標去接觸,而不是隨意浪費時間在無窮的網路環境裡。

 

 

孩子在長大,等他國中時,我還需不需要控管到這種地步,我會放寬多少,而孩子又能控制自己多少,這我都還在觀察學習當中。

我的女兒也將在三個月後出生,我一樣不會讓她使用這些東西,最多只會看一點電視。

多和少的比例,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個課題,我比較贊成先嚴後鬆,在孩子的自我管束能力節節上升的同時,開放給他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間就愈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慕紀客蓓 的頭像
    慕紀客蓓

    慕紀客蓓如是說

    慕紀客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