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隔著餐桌坐著,各自抱著一台筆電,wi-fi分享著,兩人卻連到網路不同的世界。
他喜歡聽流行歌曲,她喜歡聽古典音樂。於是,他戴著耳機聽著YouTube上,兩岸三地歌唱比賽節目的精彩曲目。
她在部落格上寫著他們的故事,心中響著的是Bruch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6,第三樂章,有活力的快板。
他沒來由的傻笑著,不知道他的電腦畫面演出怎樣的情節。
雖然共用一張桌子,但兩人之間的對話,卻在臉書的聊天室裡。
她傳了一條訊息過去:「今天跑步跑得如何?」
他緩慢打了幾秒鐘的字,她臉書左上角訊息提醒處閃了一個紅色的1,她點進去,讀了他的回覆:「還不錯,跑了半個多小時,間歇跑,體力有點進步。」
YouTube上帕爾曼的演奏版本是7分26秒,莎拉張的是7分43秒,包括拍手,貝爾的CD版本是7分36秒,網路上還有一大堆不同的版本,她聽得充實而滿足。
今天已經喝了三杯咖啡,晚上她不應該再喝了,雖然聽音樂寫作配咖啡的習慣,很難拆得開。
第一次聽到這首作品,卻是因為多年前他買的一張CD。
那還是他們倆不相識的年代,他學生時期打工攢錢,一個一個零件買,拼湊了一台擴大機,附庸風雅學著聽古典音樂、到各種音樂的時代,貝爾的CD不知為什麼讓他結了帳。
這或許是他最愛的,也是唯一的一張古典音樂CD。
她因為這張CD,愛上裡面的兩套小提琴協奏曲。
她聽音樂時不說話,無法說話,不然就會斷斷續續地,跳躍著詞語說話。
但她其實話很多、很長,話匣子打開就關不上。
音樂在往前走,她在現實與非現實的邊緣遊走。
音樂在呼吸,她在呼吸。
沉思著、想像著……
又過了一組七分多鐘的時間,夜並不是漫長的,今晚是由Bruch的那個樂章組合而成的、各式各樣的七分多鐘……
直到她闔上筆電前,送出一句:「我要睡了!」
他抬頭看一下她,目送她進房間,臉上還有莫名的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