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因為小產休息一週,特別覺得自己非常幸福,發現有很多人關心著自己。

  婆婆一知道,馬上去中藥行問人家怎麼做,然後就幫我熬雞湯、紅豆湯之類的,公公也馬上就用圓圓的提鍋,親自送到我們家來。

  這周天氣冷,婆婆自己都不舒服,還這樣照顧我,心裡倍感溫暖。


  姊姊請了一天假到我家陪我,幫我照顧孩子。假日還邀請我去她家渡假休養,她說:「包吃包住,附贈風景和『奶油小生』陪睡」。然後她還專程開車來接我,電話叮嚀我要穿暖、戴上帽子......。到她家,她也煮東煮西的照顧我。


  外子理所當然要負起照顧孩子和做家事的責任,他也盡全力提早下班,每天噓寒問暖,擁抱著我入睡。


  還有朋友和小姑小叔們的關心。


  這個星期,心裡那種幸福的感受,比任何其他時候都要強烈。

  我躺在床上,腹部疼痛和後腰痠疼並不輕鬆,但覺得自己是被好好的疼著的,覺得我存在的這個世界,對我的存在本身,是有善良的回應的。


  我想每個人,大約都需要這樣的「關係網路」,在這個網路裡面,覺得被重視,付出和回報不必對等,但有適當的比例。

  有的人處理寂寞的能力好一些,可以獨處很久,可以只有很少很少的朋友,也可以只有很低量的交心。

  但,那裡有一個無形的界線,雖然很難界定範圍,卻在趨近那種限度的時候,身心就會失衡。


  媽媽打電話告訴我睡不著,告訴我她的煩惱,說她最近比較不好,心悶悶的,或有時覺得心空空的。

  醫生開的藥吃了沒力氣,放不下這個那個。


  我以前會試著說服她,但後來發現,「說服她」並不代表她真的能被說服,反而應該「聆聽她」。

  所以,我開始換成聽她講,讓她陳述她自己,講出她自己遇到了什麼事情,在陳述的過程中,發現她自己其實就在修正她的想法和立場了。

  因為有陳述的機會,她反而能有寬一點的空間,容納其他想法的可能,因為很簡單,她想要獲得我的認同,因而會把自己的動機再往中間移動一點,以爭取更多的支持。

  而當她這樣做的時候,相對的,她就有更多的思考基礎,自己提供了自己另一種思維的角度。


  我聽完之後,也不會「說服她」,我會稍微順著她的感受,笑笑的幫她吐槽一下惹她生氣的人事物,然後跳題,講個身邊發生得不相干的笑話給她聽。


  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我比現在更能了解媽媽的感受。

  她的「關係網路」能量,幾乎臨界她所能承受的低了。


  父親過世七八年了,沒有人會在夜裡擁抱她了。

  在她上班下班或在家的任何時刻,沒有人會跟她有「肢體」上的交流,我是說像是「擁抱」「牽手」或簡單因為「搭肩」而觸碰到皮膚的感覺。

  而那種感覺,對身心都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她卻似乎全然決斷了這種來源。


  碰觸時,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存

  在


  如果是有親情、感情交流的碰觸,會感覺到自己被愛。

  被

  愛


  我們都有,我們都還實質的把握著,這種「親愛的」感覺。

  而她呢?


  所以,每次我回去有遇見她,一定會叫兒子跟外婆抱抱,我自己也會和她擁抱。

  其實擁抱這件事,從小根本不是我們家的習慣,我們一點都不是那種美式家庭,沒有那種出門要親吻回家要擁抱的習俗。

  小時候,只有爸爸比較會這樣做,但那也是因為我們小。

  等青少女了,也無法跟爸爸這樣擁抱,跟媽媽那就更是沒有,因為媽媽不太懂得這樣表達。


  擁抱這件事情,是身體上的「軟語」。

  軟語,則是心靈上的「擁抱」。


  我從來不擅長和人針鋒相對,總之我就是個非常軟弱的人,完全無法招架尖銳場合。

  或許也因為這樣,我一方面敬仰著堅強的人,一方面則更深入了解柔軟的力量。


  最近夜裡,看著熟睡的外子,我有時候會忍不住去擁抱他,親吻他的臉頰,讓他在熟睡裡笑著醒過來。

  因為「親愛的」,我知道你愛我,我也想讓你知道我愛你。


  媽媽,「親愛的媽媽」,我們都很愛你,感恩您的付出。

  在既成的習慣裡,非常難改變一些行為,包括您還是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想要幫我們安排生活,想要灌輸我們你的價值觀。但難道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嗎?

  更包括我們也在舊有的習慣裡,定下了相處的模式,就算那種模式其實從來不成功也不快樂,卻仍然這樣走下去。


  我出嫁了,在距離之外,看著媽媽,好像才真的了解一點點什麼。

  「柔軟」一點呀!「親愛的」每一個人!

  那是有魔法的一種處世方式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紀客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